八十九 各有心思(2 / 2)

五胡烽烟 步兵长 2281 字 4个月前

“道友叫我来可是有好消息?”

“嗯,告诉孙泰道友,我已经说动顾大郎,他会出力把教主流放到晋安县。

那里有一个叫薛大元的是顾大郎的人,我会写信让他照顾教主的。”  “太好了,我这就去通知孙泰道友。”

肖柏山在山阴县城等了两天,终於等到了想要的结果。

两封书信和一名顾家的门客。

书信一封是写给薛大元的,一封是写给管理流民的官员的,门客则是给他引路的。

一行人快马加鞭来到宣城,在顾家门客的带领下,一番奔波后带走了六千流民。

事情顺利的让肖柏山都很惊讶。

怕夜长梦多,他当即就带着流民上路了。

一路上居然出奇的顺利,有时候有些地方的衙门甚至主动给他们供应粮草。

他还以为是顾家的面子起作用,实际上他不知道的是,背地里五斗米教也没少出力。

……

晋安县。

文易的各项计划有条不紊的展开,尤其是推行税改之后,他的政策都得到了百姓们的积极拥护。

比如剃发,不用他号召很多百姓就已经主动把头发剃成了阆湖军那样的短发。

还有各种生活习惯什么的,都推行的非常顺利。可以说晋安县的方方面面都逐渐打上了他文易的标记。

他最关注的造船厂顺利打造出了第一艘十米长的曲底船, 试航之后果然吃水更深更加平稳,速度也变快不少。

只是曲底船的缺点也很明显,载重明显减少。但比起上面的优点,载重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了正式的战船,水军终於可以展开训练。

新城墙的修筑进展也非常快,地基差不多都已经挖好了,这要得益於阆湖提供的优质铁制工具。

一切进展顺利文易也放下心来,决定返回阆湖,那里才是他的根基所在。

当他要离开的消息传出后,晋安县城百姓像是炸了锅一般,纷纷跑过来挽留。

文易一再保证他只是暂时回阆湖,并不是抛弃大家。就算他离开了还有薛大元和阆湖军在,让大家不用害怕。

可是不管他如何劝说,百姓们都不愿意放他离开。说白了,大家只相信他一个人。

文易感动之余也非常为难,不过考虑到自己的长远计划还是狠下心离开了。

他走的那天万人空巷,所有百姓都到江边为他送行,很多人当场痛哭流涕。

文易心中和堵的一样难受,就这样站在船头看着大家渐渐消失在视线内。

他内心的想法也更加坚定,一定要为这个时代,为百姓做些什么。

谢道韫一直默默的陪在他身边,似乎是感受到了他心里的变化,忍不住伸手握住了他的手。

文易心中一暖,也反手紧紧握住她的手。

正准备说些什么,就见谢道韫脸色一变,另一只手捂住嘴巴干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