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心态光棍得很。
其实对方这次把剧本递过来,也没别的意思。一是因为姜黎适合,演技好流量高能带动票房,一也是为了缓和之前换角的矛盾。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都是一个圈子的,谁知道哪天就有合作了呢?不曾想不管是姜黎还是她的经纪人李云,俩人显然没有主动解开矛盾的意思。
当然也是因为这部电影看不到前途,到底是武侠经典,珠玉在前。姜黎就算金手指打开,演出花来,让观众选择她们依旧会选择自己童年那一版。有时候电视剧不光是电视剧,还是很多人的童年。
既然如此,姜黎又何必去趟那淌浑水。她现在有作品有票房,需要的是高质量的作品增加底蕴。最好的状态,要么轰轰烈烈大爆,票房与口碑齐飞;要么低调扑街,除了粉丝没人知道她还有这么一部剧?有争议的负面讨论是最要避免的。
俩人默契的达成一致,将剧本丢在一旁,不在讨论这个问题。
李云笑着问道:“怎么样,剧本有喜欢的吗?”
姜黎摇摇头:“我刚看完电视剧本子,没有喜欢的,一本都没有。”
闻言李云有些头疼,倒不是因为姜黎的挑剔。而是头疼姜黎未来的定位选择,明星一旦登顶之后,其实挺尴尬的,荣耀过后尽是下坡。尤其是女明星,市面上能成为代表作数年还能回味的本子太少了,而且大家也不是傻子,有这样的本子当然要优先自家艺人。其余的不管是不是所谓的大IP都是快销品,热热闹闹一阵子,三个月后除了粉丝谁也记不住。
姜黎现在走的这条路是传统大花路线,流量小花——小荧屏一线——大荧屏——拿奖。她还有一部各方面都属於顶配的现偶还未播出,不管《星光与你皆正好》的成绩如何,眼下她都不适合继续在偶像剧里消耗灵气。要么接下一部班底优良能够冲奖的证据,要么暂时放弃电视剧市场,全力冲击大荧幕。万一失败,回头还能接两部古偶回回血。
可眼下她们遇到的问题是,不管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没有看得上眼的本子。
这倒是有些理解那些大花们,为什么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纷纷减产。与其在一部又一部烂片中磨掉观众最后一丝忍耐力,不如爱惜羽毛。说难听点,缺钱了还能搂一笔大的,总比彻底被市场厌弃要好。
李云不想让这些问题影响姜黎,有关艺人前途规划的事情该是经纪人考虑的问题。她不能因为姜黎足够独立,就无视自己的责任。
“没关系你还有三部待播作品,咱们慢慢选本子。”李云安慰道。
……
挂掉电话,姜黎没继续看剧本,而是去玩起了木头,这是她近期养成的习惯,一旦焦虑了就雕木头来缓解情绪,效果还不错。刻刀划过木料发出的沙沙声响,传到耳朵里,极为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