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客气。”孟蝶看向露微“你去隔壁看看,大奶奶从凝萃馆回来没你去回一下。”
“诶。”
露微转身离去。
李珊操着略显生硬的官话道“二奶奶,我想问问,香皂您这边有多余的么”
孟蝶一笑,没回答这个问题,反而说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甘州知州是我娘家祖父,你们回程的时候是不是会路过哪里”
李珊面露失望,苏木眼睛一亮“正是,我们必然要路过那里,二奶奶可是有家书要带”
孟蝶含笑着点点头“正是,我这里有一封亲笔书信,到时候就麻烦二位帮忙带给我的祖母和母亲了。”
苏木“就是顺路的事儿,绝对没问题,包在我们身上。”
李珊看着苏木的样子,砸吧砸吧滋味儿,终于悟了。
孟蝶“还有一件事,不知二位娘子知不知道西瓜就是那种长在沙漠中的绿皮瓜。”
苏木有些茫然,李珊一字一顿“可是那种藤蔓里面红壤的“
孟蝶“对,就是那个,里面的籽儿是黑色的。”
李珊点点头“知道。”
孟蝶“不知能不能弄到一点种子”
李珊很惊讶“二奶奶要种长在沙漠中的,不好种。”
孟蝶“我知道不好种,不过我还是想开一小块地尝试尝试,我想试着改良改良。”
“改良”
“嗯。”孟蝶有些自豪“我们大易朝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其实很多蔬果原本并不怎么好吃,都是经过一代一代努力改良到今天这个样子的,这个西瓜虽然肉少籽儿多,但清新的味道很不错,我想尝试尝试能不能改良一下。”
李珊一挑大拇指“二奶奶放心,我们明年一定给您带种子来。”
孟蝶“那就多谢了,这个西瓜种子最好是不同地区的种子。”
李珊不解但还是点点头“没问题。”
孟蝶看了一眼时钟“天色不早,二位娘子在我这里用饭吧。”
“这”二人有些迟疑,虽然孟蝶表现的很和气,面容一直带着笑意,可不知怎么的,她们心里就是紧张,紧张里还带着一丝惧怕,这人的气场实在是太强了。
孟蝶又劝道“留下来吧,也是凑巧了,我最近在府里闲着无事,尝试着种蘑菇,老天爷怜惜我,竟让我种成了,你们正好也尝尝。何况露微还没回来呢,得了她的消息你们再回去也不迟啊。”
“恭敬不如从命,打扰二奶奶了。”
孟蝶“杏黄,摆饭。”
外间的杏黄脆生生的应了一声“诶。”
这一顿饭吃得可谓是宾主尽欢,她们吃完,露微也回来了。
孟蝶“大奶奶那边怎么说”
露微“大奶奶说她娘家的滩涂多是用来晒盐的,海物并不多,不过滩涂旁边渔民多,他们收购的话会比较方便。”
苏木连忙道“有懂行的人收购,岂不是正正好好。”
露微一笑“我也是这么说的,大奶奶就派人去了一趟温府,那边回信说大老爷后日得空,你们若是想去谈,可以选在那个时候。”
苏木“好好好,敢问露微姑娘,温府大老爷的名讳”
露微“上浩下杨,浩荡的浩,杨帆的杨。”
“多谢二奶奶,多谢露微姑娘。”
事情都办得妥妥当当,苏木和李珊揣着信件,又拿了孟蝶送的礼物,心满意足的离开侯府。
塔木和李特尔都等在外面,两人一见自家媳妇春风满面的,跟着的丫鬟们手中又捧着各种各样的礼品盒子,顿时放下心,看来谈的非常圆满。
夫妻回到家,两家人迅速开了个会,苏木把所有的事儿一说,塔木和李特尔同时喜上眉梢。
塔木哈哈大笑“看来二奶奶娘家那边也有香皂,而且量应该不少,我们要留一笔钱买香皂,不能都买海物了。”
“好像你想买就能买到那么多似的。”李特尔半眯起眼睛“温家的名声倒是一直可以,做生意颇为守信,从他们手里收购海物,很是妥当。”
苏木成了孟蝶的头号粉丝“你说那话,二奶奶那么妥当个人,温家不妥当,怎么可能给牵线搭桥”
塔木“这话倒是,我们后日就去拜会温府的大老爷。今儿就写拜帖。”
温浩扬对于这件事很重视,现在胡商和海商都在京城,他一个盐商家族的长房长子怎么可能正好有一天空闲完全就是刻意抽的时间。
得到了塔木和李特尔的拜帖,温浩扬松了口气,原本他还担心这俩胡商会不会来拜访,实在是海边小杂鱼什么的,真的不值钱。
本朝不禁海,海军十分强硬,整个海域范围内非常安全,渔民们想啥时候出海就啥时候出海,就算不是渔民,只要你不怕翻船死在海里,自己弄条船下海捕鱼也行。
海边的人根本不缺海物,运出去的话成本又太高,这个世界没有塑料袋,运送的途中一不小心晒干的海物就会返潮,返潮后的海物容易变质不说,就算及时晾晒,味道也会很差。这样的海物根本卖不上价钱。
现在有人告诉温浩扬,这些不值钱的小杂鱼,取瑶柱剩下的蚬子肉,碎掉的海带乱七八糟的海藻,都有人收购,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事儿。
塔木和李特尔上门,仆人们对二人非常恭敬,与侯府不同,盐商说到底还是商,门楣没那么高。
为表示重视,温浩扬是在他这一房的正堂与二人见面的。
分宾主落座后,温浩扬率先道“二位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温大老爷掌管粮食和盐的督运,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双方你来我往来了一波商业互吹,喝了几口茶,这才切入正题。
温浩扬“二位的来意,鄙人都清楚了,但凡能入口的海物都要,还是只要小杂鱼不瞒二位,小杂鱼的价格相比较于其它东西,价格还是略贵一些的。”
得了孟蝶的准信儿,塔木和李特尔心里有底,李特尔当即就说“都要,只要能入口的就都要,不管好不好吃都行,不过有一种不行,就是那种返潮后又重新晒干的,容易吃坏人。”
如此直白着实另温浩扬松了口气“这个请二位放心,返潮海物是肯定不会有的,收上来的东西,需要分门别类吗”
这个问题塔木和李特尔私下里商量过“鱼不管大小终究有鱼刺,鱼单独放着,其余没刺儿的放一块儿就行。”
温浩扬“如果是这样,那收购会更容易更方面,也会更省下人手。”
确定了要什么样儿的货物,三人就价钱问题开始商讨。
对于塔木和李特尔来说,海物的作用是治病而不是吃,只要能治病,那就再高的收购价也不怕,比如花了二百万买了孟蝶手中的海鱼,他们依旧卖出了更高的价格,赚了盆满钵满。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对于温浩扬来说,自家有盐滩有渔民,塔木和李特尔要的都是在海边没人要的东西,他只要划出个储物室,安排两个人从周边渔民手中收购就行,稳赚不赔,而且省时省力,这绝对是一本万利。
温浩扬当场就给了比较实在的价格,塔木和李特尔一听,比他们预料的还要便宜,当下也没还价。
温浩扬大喜过望,就这个价格,粗粗估算一下,温家一年最少能赚一万两银子,一万两子对于温家一年的流水来说,可以说不太起眼。
本朝实行引盐制度,想要做盐商,首先必须有自己的滩涂,然后拿着滩涂的地契和一大笔银两到户部那里开证明,银两算是押金,以后不做盐商的时候可以退回,地契需要户部盖章,免得一地两用。
得了证明之后,盐商需要向边关地区运粮,平价销售,你运去售卖多少粮食,相应的给你多少盐引,拿着盐引,盐商就可以去指定地区卖盐赚钱。
绕这么大个弯子,中间需要的人手时间都不少,花费自然也高,以温府为例,他家一年运粮贩盐的流水在四五十万两银子,然而也只是流水罢了,刨出人工本钱,上下孝敬打点,温家一年能剩下四五万银子就算不错。
真是应了温大太太那句话,看着轰轰烈烈赚进大把银子,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多。又一大家子要养,温家或者说全部的盐商,远没有百姓们认为的那么有钱。
咳咳,真要那么有钱,皇帝就不乐意了,早晚收拾一顿。
如今能白得一万银子净利润,温浩扬岂有不高兴的道理当场与塔木和李特尔签订了合同,又收了定金,请二人吃了一顿饭,称兄道弟一番后,这才亲自送俩人出门。
塔木和李特尔在京城绝对是名人,早在他们给温府送拜帖的时候,京城各个商人就知道了,一看他们酒足饭饱从温府出来,就知道这生意绝对是谈成了。
温家和塔木李特尔谈成生意,温家女受欢迎的程度瞬间上升了两层,保媒的一波接着一波儿。
关注着这件事的人心里都有一本账,商人之间的牵线搭桥自古以来就是个坑,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不说,搞不好就要惹来一身骚。
孟蝶那是什么人八百个心眼子,她肯出头为胡商和温家牵线搭桥,那肯定是为了温氏啊都不用细想就知道,温氏定然平日待她极好,她与温氏妯娌情深这才帮忙。
能让八百个心眼子的人认可,可见温氏诚心,她这般好,她的妹妹肯定错不了,谁家不想娶个真诚待人的儿媳妇谁家愿意妯娌之间不合,整日里鸡飞狗跳的
这个一人犯错全家倒霉的朝代,同样的,一人做得好被高看,也能惠及家人。
这些事,孟蝶暂时还不知道,她现在更关心的是塔木和李特尔他们启程回国,什么时候能走到甘州。,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